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复杂化和严重化的特点,生命教育逐渐受到学校的关注,为了探寻科学、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于2017年6月16-18日在深圳中学召开“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院长李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郑希付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张卫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名誉教授、岭南师范学院特级教授兼粤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首席专家吴武典,香港思智学院院长张颖思博士,广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聂衍刚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副院长吴捷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宣文教授,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副教授,深圳中学朱华伟校长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国16个省市及自治区的700多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高峰论坛。
为深入探讨如何开展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本次论坛共安排了六场专题报告。吴武典教授从现代社会的变迁,尤其是当代社会的特点出发剖析了在社会适应和自我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走出心理困境的八大策略。张颖思博士以香港的危机干预体系为例,分享了如何筛查危机个体,以及政府和学校如何有效的建立应对危机干预的体系。刘宣文教授探讨了如何利用焦点治疗去处理危机个案。徐凯文教授以个案结合理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空心病”的特点、起源以及应对之策。论坛同时邀请了深圳中学的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朋辈心理辅导社团分享该校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本次高峰论坛于6月18日圆满结束,论坛的报告及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将大大推动中小学校园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生命教育高峰论坛”在深圆满落幕
2017-09-15
609